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发布时间:2025-09-11 供稿:学(研)工部、学生处、新闻中心 分享至:

9月10日上午,我校2025级学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校领导陆敏、谢华清、吴沛东、翁德玮、丁彬,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王健超,上海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李小慧,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曾艺鹏,二级教学单位党政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生工作负责人、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全体2025级新生出席典礼。典礼主会场设在校体育馆,6个分会场同步实时高清直播。开学典礼由校党委副书记吴沛东主持。

典礼上,校党委书记陆敏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欢迎大家加入二工大的大家庭,激励着新生们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校长谢华清寄语全体新生,他首先代表全校师生对2025级新生表示热烈欢迎,向辛勤培育他们的家长、老师们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谢华清从学校发展的鲜明特色、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以及对新生们的期许等方面给全体新生带来了“校长第一课”。他表示,学校的发展始终与国家发展休戚与共,希望大家把个人梦想融入强国建设的时代浪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属于二工大人的青春力量。

谢华清向全体新生提出三点期望:立大志:锚定应用航向,筑牢梦想之基希望同学们怀揣“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的赤子之心,直面“卡脖子”技术难题和产业升级需求,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未来在服务产业、奉献祖国中熠熠生辉。二是存好奇:深耕科技未知,探索应用之境。好奇心是科学发现的起点,更是应用型创新的源头,他鼓励同学们保持对技术前沿和产业痛点的好奇心,从异常数据中寻找突破,在跨界碰撞中激发灵感,让好奇心成为应用创新的源头活水,在技术未知与应用落地的边界上不断拓荒。三是养习惯:锤炼应用本领,铸就卓越之路。倡导学生养成“每日三省”的反思习惯、“知行合一”的实践习惯和“终身学习”的成长习惯,将图书馆、实验室和企业生产线作为“练兵场”,使勤勉成为肌肉记忆、创新成为本能反应,最终成长为“精技术、重责任、善创新”的栋梁之材。 

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张飞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面对“机器越来越聪明,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关键问题,他给新生们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敢于质疑,在人与机器的协作中成为“提出真问题、创造新可能”的人。二是要怀工匠精神做事,携人文情怀做人,在追求技术精度与效率的同时,始终不忘科技的温度与伦理的边界。三是要主动打破知识壁垒,在跨界整合中发现真问题、创造新价值。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刘婷婷老师作为辅导员代表发言,她与新生们分享三点心得:一是保持“归零”心态,主动适应大学学习模式;二是鼓足“破圈”勇气,勇于走出舒适区;三是共赴“无限”可能,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产业发展与需求,以热血回应时代的召唤。 

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周馨燃作为老生代表发言。她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向新生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感悟。勉励同学们扎根专业基础,通过参与竞赛实践让努力转化为实效,同时不忘以优秀校友为榜样,不惑于外,不惧于内,步履坚实,心向光明,最终成长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的栋梁之材。数理与统计学院罗霄同学作为本科新生代表发言,他呼吁同学们珍惜宝贵而短暂的大学时光,在钻研专业的同时保持好奇、拓宽视野、塑造人格、根植家国情怀。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钱宇航作为研究生新生代表发言,他倡议全体新生以谦逊之心汲取师长智慧,以劳模“锲而不舍”的韧劲扎根专业前沿,学以致用,将创新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

在能源与材料学院24材化研A1班曹轩铭同学的带领下,全体新生庄严宣誓:秉承“厚生、厚德、厚技”的校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爱国荣校、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求实创新、尊敬师长、勤奋学习,努力成为精技术、重责任、善创新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打印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