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
我校组织师生在学生活动中心二楼报告厅、图文信息中心三楼报告厅、学术交流中心201、301会议室、各学院会场、教室等场所集中收看大会直播盛况,共同见证这一庄严而伟大的时刻。广大师生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纷纷表示,纪念抗战胜利80 周年,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用奋进的精神、自强的担当,创造新的历史,奏响振兴中华、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
全国著名劳模、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上海劳模学院院长包起帆校友受邀在纪念大会现场观礼。当气势磅礴的人民解放军和最尖端的国防装备从面前威武行进时,包起帆心潮澎湃,他说:“当我站在天安门广场,看着五星红旗在千人合唱团的激昂歌声中冉冉升起,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那整齐划一的方阵、先进精良的装备、铿锵有力的步伐,不仅展现了我们国家强大的国防实力,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党的领导下,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磅礴力量。我要把今天的震撼与自豪带回校园,带进课堂,告诉每一位学生:劳动最光荣,创造最幸福。我们要把阅兵式上看到的‘中国力量’,转化为岗位上攻坚克难的‘中国创造’,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下一个辉煌的八十年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校党委书记 陆敏: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国担当。阅兵式上,新型武器装备与新型作战力量交相辉映,彰显了我国国防科技的飞速发展,这不仅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更是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结晶,展现出我国自主创新的磅礴力量。
回首过去,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当前,学校主动对接高端装备、集成电路、绿色低碳等高端产业集群发展需求,致力培养精技术、重责任、国际化,具备工程实践能力、数字技术素养、绿色发展理念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阅兵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办学治校的强大动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
校长 谢华清:天安门广场上气势恢宏的阅兵盛典,既是对抗战历史的崇高致敬,也是对民族复兴的庄严宣示。阅兵式有力彰显了国家综合实力与军队战斗力,进一步激发了全军将士的昂扬斗志与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未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
这场展现国家实力与国防现代化的盛大阅兵,让我深刻体会到技术强军、科技强国的重要性。作为立足上海、服务长三角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我们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强化“工业”办学底色,通过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进工学交替、成建制住企培养等模式改革,加快建成产学研深度融合、技术特色突出、行业产业公认、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成为高端装备人才培养高地、集成电路和绿色低碳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以有组织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反哺育人,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离休党支部书记 徐博:我们这些当过兵的老战士见证了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看到如今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在科技、经济、国防、民生等各个领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人民生活越过越红火,我们打心底里感到激动和自豪!只要身体还允许,我就会继续发挥余热,把党的故事、国家的发展历程讲给更多年轻人听,让大家不忘来时路,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跟着党一起为更美好的未来奋斗!
学(研)工部、武装部部长 许德镇:气势恢宏的阅兵仪式让人倍感振奋,伟大抗战精神催人奋进,新时代的民族自豪感更加坚定,为伟大祖国日益强大而骄傲。今天的大阅兵是新时代一堂丰富的思政课,也是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更是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必将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而深远影响,必将激励青年学子胸怀祖国,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奋斗。
艺术与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 刘永生:这场以“胜利与和平”为主题的阅兵,不仅是一场国力的展示,更是一部流动的史诗、一堂深刻的思政大课。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令人感动的还有其中所蕴含的磅礴美学力量,这是崇高之美、力量之美、秩序之美的集中展现,是爱国主义最生动、最震撼的表达。此次阅兵,激励我们艺术学院师生要深刻领悟这份厚重的历史馈赠,将伟大的抗战精神融入我们的艺术创作与教学实践。更要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艺术作品,培养出更多心怀家国、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贡献力量。
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教师 王馨:观看气势恢宏的纪念大会与阅兵仪式,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基层党支部书记,我深感震撼与自豪。受阅官兵坚毅的目光、铿锵的步伐、先进的装备,不仅彰显了国威军威,更是一堂生动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这强大国力背后,是无数先辈的牺牲奉献和科技力量的坚实支撑。这深刻激励着我,要立足机械工程专业领域,将观礼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的强大动力,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为攻克“卡脖子”技术、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贡献智慧与力量。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 杨洁:受阅方队步伐铿锵,踏出一往无前的气势,彰显钢铁般的纪律与坚韧意志。先进装备依次亮相,新型导弹、战机等科技成果,是国防实力飞跃的见证,展现捍卫主权的雄厚底气。这既是致敬历史,也是宣示和平与力量,既是对先烈的告慰,更是国家实力的彰显。作为高校教师,要牢记使命,既要在课堂上讲好抗战故事,让青年学子铭记先烈,更要引导他们把爱国情怀化作奋进力量,以学识报国、以实干兴邦,让和平薪火代代相传。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 陈磊:作为一名新进教师,观看九三阅兵让我深切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与国防力量的提升,也警醒我们要铭记历史、致敬先烈。阅兵是对过去的回望,也是对未来的激励。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我将以爱国精神感染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教书育人的初心,把青春与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绵薄之力。
能源与材料学院教师 赵雪伶:今日观看阅兵盛典,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心潮澎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强调了和平发展的坚定决心与民族复兴的崇高使命。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立德树人的责任重大。我们当以史为鉴,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强国之志,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全部力量。
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 邵晓春:阅兵场上,全国人民共同见证恢宏庄严的仪式、铿锵有力的步伐、军事科技的发展,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强盛感到无比自豪,也深刻感受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伟大牺牲与坚强意志,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是国际社会中坚守正义与公平的坚定担当。作为辅导员——引导青年成长的第一线工作者,要把伟大抗战精神与新时代青年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认识时代使命,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学习动力和创新精神,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中锤炼意志品质与责任意识,以不懈奋斗助力国家发展,让青春之志与强国之梦同频共振。
语言与文化传播学院教师 陈实:英雄气概激荡,爱国激情奔涌,我们心潮澎湃。这场纪念活动不仅是国威军威的庄严展示,更是民族精神的深刻凝聚,彰显了中国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传递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强烈信号。庄严热烈的阅兵式,是对革命先烈伟大胜利的崇高致敬。他们用血肉之躯铸长城,提醒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看到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我深知这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的智慧结晶,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作为党员,我更感责任重大,需以真知灼见培育栋梁,以课程思政引导青年传承抗战精神,将爱国情、强国志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意气风发正奋力前行。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以德育人、潜心育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新生力量。
数理与统计学院教师 薄婷婷:观看盛大的纪念大会,是一堂震撼人心的历史课与思政课。80年前的伟大胜利,不仅捍卫了民族尊严,更深刻塑造了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它向我们深刻揭示了:一个团结、自强、有坚定领导核心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作为青年教师,我定将这份精神力量转化为潜心教学、科研报国的实际行动,激励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伟业之中。
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学院教师 朱炎军:今日的阅兵盛况令我深受震撼,内心充满自豪。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这不仅彰显了国家的强大实力,也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保障。阅兵场上响彻云霄的誓言,不仅是铿锵的口号,更是我们迈向伟大复兴征程上不可阻挡的坚定信念。作为教师,我们要将这种信念传递给学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祝业亮:在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过程中,我内心始终激荡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历史使命感。此次阅兵既是对浴血抗战的先辈们的深切告慰,更是人民军队向着建军百年目标奋进的铿锵亮相,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政教育内涵。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把阅兵所传递的精神力量转化为鲜活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让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种子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激励他们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青春动能。
科研处教师 张梦婷:科研创新是与国家命运、民族复兴紧密相连的伟大实践,高校科研管理当助力科研攻坚,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培养更多心怀国之大者的科研人才。要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开展科研管理与创新赋能,将科技链与产业链融合,科研人员要主动对接区域产业需求,深入企业一线,通过揭榜挂帅等机制,将企业痛点转化为科研课题,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把论文写在产业一线。同时要将产业实践转化为教学案例,打造科研育人新平台,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双向反哺。
后勤服务中心教师 石成玉: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后,我心潮澎湃。阅兵场上,钢铁洪流彰显国威军威,这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和平的守护。伟大抗战精神激励着我,在后勤工作中,我将以先辈为榜样,秉持爱国情怀与担当精神,像抗战英雄那样坚守岗位、奋勇拼搏。用心做好每一项后勤服务工作,无论是后勤数字化建设,还是日常行政工作,都力求尽善尽美,以实际行动弘扬抗战精神,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退役士兵学生、24公关s1 付屈:今天我们退役士兵聚在一起观看阅兵仪式,非常激动,作为一名上海武警退役的大学生士兵,观看阅兵时,我的心情既激动又自豪。尤其是看到武警部队方阵迎面走来时,更感到自豪与感动。曾经在部队的训练和生活场景历历在目,那些汗水与拼搏的日子,让我对军人的使命和担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一名预备役民兵,同时担任新学期新生军训学生教官助理,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新时代青年的重任。我也将继续保持军人的优良作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的发展和强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3电信研A5 蒋志成:天安门广场上,铁流滚滚、气势如虹,这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展现的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更是一个伟大民族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坚定承诺。让我们看到的不是战争的喧嚣,而是和平的庄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深切感受到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今天我们能够在和平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结果,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去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工作中积极贡献智慧与力量,把青春奋斗融入民族的复兴,才能真正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22自动C3 金嘉豪: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应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本次活动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是人民军队奋进百年建军的崭新亮相,这次的阅兵让我印象深刻,在装备方队中的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更是让我感受到了人民军队政治建军的新风貌、力量结构的新布局、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中,做到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用知识武装自己,用智慧照亮未来。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山河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