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日 “周到”
(作者:董川峰)印有京剧脸谱的绘画用品外包装、具有上海城市地标元素的画作和卡片……这些由患有自闭症的特殊儿童创作的艺术作品今天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办的“牵手艺术彩虹 献给未来地球”青少年文具用品创意艺术慈善教育项目论坛暨成果展示会上展出。
其中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将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并用所得收益反哺新的公益项目,以惠及更多的特殊学生。
“牵手艺术彩虹 献给未来地球”青少年文具用品创意艺术慈善教育项目以青少年最熟悉的文具用品为设计对象,通过开展创意设计培训、组织文具用品创意设计大赛和优秀成果展等形式,激发参与者创意设计的热情,培养崇德向善的公益精神。项目培训、设计大赛、优秀成果展等覆盖了大、中、小学各学段、各层次的学生,包括以自闭症为主的特殊孩子。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的12名专任教师和70余名学生共同参与了为特殊学生的课程策划和培训指导。志愿者们赴全市12个培训基地为近500人次的特殊儿童开展了20场培训活动。
由于培训对象的特殊性,应用艺术设计学院的老师在策划课程、设计课件时,考虑自闭症青少年的特征,查阅了有关医学资料,还多次去特殊学校旁听、调研,了解学生身心特点,进而确定了以图片、视频为主,以文字为辅的课件制作思路。看到大多数孩子能坚持一个小时坐下来安静听课,看到他们被图文并茂的课件、视频互动、实践操作深深吸引,项目主要组织者之一、二工大产品设计系的莫逸凭老师深感欣慰,“我们将文房四宝的由来、皮影戏的制作、敦煌壁画中九色鹿的故事引入课程,让孩子们感知什么是文具,如何做有故事的文具、如何设计有文化的文具。看到他们的作品也融入了京剧脸谱等传统文化元素,我们感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有意义的。”
谈起在特殊学校辅导孩子们参加创意文具设计课程的经历,担任助教志愿者的二工大17产品设计专业的戴颖同学表示,第一次去时难免紧张,怕场面难以控制,没想到随着接触的深入,与孩子们相处的越来越好,还收到了孩子们的手绘书签作为礼物。
每到一所特殊学校,都会被孩子们积极的反馈、渴求的眼神、纯真的笑容打动。也有老师被孩子们拥抱或亲吻,这种单纯、直接的表达方式让在场的志愿者师生们深受感染。
20次的培训,师生们发现了在某方面有特殊潜质和天赋的孩子。有个孩子能画出所有的国旗,还能将国旗元素融入新的图案,有的色彩感很强,用色鲜明、搭配巧妙,有的能记住上海各条路的路名。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莫亮金表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课程相融合一直是学校所推崇的教育理念和努力方向。在学校思政教育课程第二课堂的开展中,专业老师全情、全程、全方位参与,拓展了课程思政的舞台深度,教师以行动引导青年大学生关爱社会特殊群体,发挥自己的专业力量,用实际行动感恩社会,培养大学生群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感恩情怀与回馈意识,在“助人自助”中为特殊群体带去关爱和温暖。
今天的论坛现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分别与浦东特殊教育学校、浦东辅读学校签约,学院师生将为这两所学校的儿童进行艺术创意方面的义务指导与培训。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应用艺术设计学院共建的学生社会公益实践基地揭牌。
原始链接:http://static.zhoudaosh.com/243998F195E5E1AB536CA249493012748444662B5A8B89B2F277D32EB36A4E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