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对标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上海市教委关于劳动教育和教育数字化的文件要求,强化劳动教育与AI技术、专业学科建设深度融合,着力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近日,我校举行了2025年“3C”劳动育人成果展示活动。校党委副书记吴沛东,相关部门负责人,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以及各学院辅导员代表、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新时代劳动教育,共同展示和交流我校“3C”劳动教育创新实践及成果。
吴沛东充分肯定了我校过去一年结合AI赋能在“提升学生劳动认知”“增强学生劳动本领”“强化学生劳动意识”等方面取得的积极育人成效。他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深耕细作,让劳动教育更智能;二是要敢闯敢试,让劳动教育更出圈;三是要持之以恒,让劳动教育更走心。要让劳动意识渗透到每个育人环节,在AI赋能下,打造“全员参与、全时可及、全程留痕”的智慧劳动教育生态。吴沛东还勉励在场同学们传承劳模精神,以工匠之心雕琢人生,以奋斗之笔书写青春,真正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在国家、上海市教委、学校关于“AI+教育”相关政策文件的引领下,今年,校学(研)工部创新设计劳动教育智能学伴数字人。该数字人有两个人物形象,分别为“劳小匠”和“劳小宣”。“劳小匠”寓意为厚植青春匠心,争做大国工匠。“劳小宣”,寓意为传播劳动理念,弘扬劳动精神。两位数字人都身穿着蓝黄相间的校园风格服饰,代表将坚持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坚持数智赋能,不断开展创新劳动;同时,以学校劳模文化为引领,结合学科专业,用辛勤劳动的汗水浇灌青春之花。
“劳小匠”和“劳小宣”将作为学生的劳动教育学习成长伙伴,参与学习实践过程,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辅助、实践活动指导、劳动知识分享以及学习陪伴交流。
活动现场,吴沛东和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发布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劳动教育智能学伴数字人形象。
在“数智赋能绘空间 劳动育人助成长”展示环节,学生代表展示了学校将劳动教育与一站式社区建设有机结合的劳育成果。活动现场,学生们邀请与会师生品尝他们的劳动实践成果,共同分享劳动喜悦。
各学院展示了“AI+劳动+专业”的特色劳育成果。智控学院开展创新劳动实践,研发“快采能手”智能采摘机器人,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难题。计信学院深耕AI领域专业知识,通过智慧劳动赋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资环学院运用AI图像分析、算法定制、大数据等技术开展劳动实践,赋能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能材学院结合材料科学专业知识,创新开展农业大棚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劳动实践,赋能绿色低碳发展。经管学院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标准化工程专业等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开发系列AI技术赋能的劳动实践场景,用数字劳动赋能特色数字产业集群建设。数统学院将统计学专业知识融入劳动实践中,开展AI数据需求分析画像行动,精准勾勒多元主体的真实诉求轮廓,为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言献策。外文学院运用公共关系学专业知识,让AI变身“创意加速器”,赋能公共关系行业发展。艺术学院融合AI技术,发挥艺术设计特长,不断输出高品质文化产品,推动形成新兴文化业态。职教学院依托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设计数字化教学培训体系,为大中小劳动教育数字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一楼展厅内,各学院结合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充分运用AI技术,展示和交流了各具特色的劳动育人成果,吸引同学们纷纷驻足打卡,积极参与现场互动,“沉浸式”体验和感受劳动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