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时报》:二工大六十载办学规模翻十倍 培育11万人才

发布时间:2020-09-29 分享至:

  2020-09-29  《浦东时报》03版

  (首席记者 符佳)60年前的9月28日,大光明电影院里,1300余名半工半读的学生,参加了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的首届开学典礼。当时的办学空间只有十余亩,师生还需自带课桌。60年后的这一天,1.3万余名全日制在校生与数百位嘉宾一起,在占地800亩的金海路校园相聚,欢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六十华诞。

  从1300人到1.3万人,60年里二工大的办学规模翻了10倍。昨天,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办“未来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创新”论坛、校友会理事会大会、学校理事会大会,以及校友返校、校庆嘉年华等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回眸昨天、见证今日、展望明朝。

  二工大从成人教育起步,它与浦东的结缘,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1999年先设杨思的“浦东校区”,再建曹路的“浦东校园”,2002年整体搬迁到浦东后,学校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2003年被批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201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今年又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走出了一条应用型高校的特色发展之路。

  深深扎根浦东的二工大,与浦东新区签订共建协议,结合浦东的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在校园周边建立创新园区、科技园区和产业人才孵化基地,实现双方教育资源、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源的充分共享,推进新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除了产学研合作,二工大与浦东新区在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2005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揭牌,近年来该校与区生态环境局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开展校企合作,与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开展战略合作,并与校址所在的曹路镇共同探索校镇合作的有效模式:以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以党建合作为引领,将高校智力资源、文化资源向社区深度辐射。

  “60年来,二工大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办学实力逐渐变强,但在很多方面从建校之初就一直没有变。”正如校长俞涛在论坛上所言,二工大对培养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矢志不渝,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遗余力,用改革创新和开放协作的精神推动学校发展,大力倡导大学质量文化,办讲质量的大学。60年来,二工大为浦东开发开放以及上海的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各级各类技术与应用型人才11万余名,其中包括包起帆、李斌、徐小平等130余位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因此被誉为“劳动模范的摇篮”。

  “如果没有母校二工大,就没有我的今天。”论坛上,“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全国著名劳模包起帆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他深情寄语二工大学子秉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勤奋学习知识,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成长成才,祝福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

  六十华诞,既是回望过去的纪念,也是眺望未来的窗口。今年7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金海路校区拓展工程开工,8.8万平方米新建校舍包括学生公寓、食堂、工学大楼等,预计于202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原始链接:http://www.pdtimes.com.cn/html/2020-09/29/content_1209_12445533.htm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