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上海市“人工智能+”行动项目申报通知

发布时间:2025-09-03 供稿:科研处 分享至:

各二级单位,机关及直属各部门: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2025年度上海市“人工智能+”行动项目申报通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要目标

聚焦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行动,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进人工智能与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等重点领域深入融合,重点提升模型基础、语料服务、算力供给、行业公共服务等能力。到2027年底,打造不少于10个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不少于100项核心技术突破,建设不少于200个具有标杆性的示范应用项目。

二、实施“人工智能+”重点行动

1.“人工智能+”科学技术。支持科学大模型建设应用,推动基础科研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支持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第六代移动通信(6G)等领域技术协同创新。支持建立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组织形式。

2.“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加快发展在线新经济,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在数字内容、金融科技、新型应用等领域发展。支持在商务、法律、交通、物流、咨询等领域,推动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广泛应用。支持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推广人工智能驱动的工艺优化。支持人工智能在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中的应用。

3.“人工智能+”消费提质。支持人工智能在拓展“文商旅体展”消费新场景的应用;支持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研发与应用,支持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低空飞行、增材制造、脑机接口等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

4.“人工智能+”民生福祉。支持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领域落地应用;支持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保服务、养老托育等场景应用;支持人工智能在文化生产、传播、交流过程中的应用。

5.“人工智能+”治理能力。支持人工智能在安全生产监管、防灾减灾救灾、公共安全预警、社会治安管理、网络空间治理、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应用。

6.“人工智能+”全球合作。支持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出海,支持人工智能海外场景落地应用;支持探索人工智能治理框架、治理规则、技术标准,支持建设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平台。

7.具身智能机器人示范应用。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在物流装配、工业制造、商业零售、医疗康养、家政服务等重点领域打造应用示范标杆场景,落地创新场景应用。

三、强化基础支撑能力

1.提升模型基础能力。支持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推理模型研发,支持模型安全技术研发与风险评测体系构建,支持新一代通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攻关。

2.加强语料供给创新。支持研发多模态数据采集和数据合成相关关键技术,支持构建多场景、多模态、价值观对齐的高质量行业语料数据库,支持建设物理AI数据采集与仿真平台,构建世界模型3D素材库。

3.加强智能算力供给服务能力。支持人工智能高性能训练、推理芯片及端侧芯片的研发应用,支持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系统,支持适配异构芯片训练、推理协同优化和加速技术,加快超大规模智算集群技术突破和组网应用。

4.加强具身智能技术攻关。支持感知决策模型、运动控制模型、具身协同技术、具身语料技术、自主操作系统、核心零部件等核心技术攻关。

5.建设产业创新服务平台。支持人工智能前沿领域安全治理、共性技术研发、测试评估、中试验证、生态赋能等领域的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四、申报事项

本次“人工智能+”行动项目支持“先导产业创新发展( 人工智能专题)”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2 个方向,具体见附件。

(一)申报条件

1.项目执行期一般在两年内(最迟不超过2027年12月31日),原则上不支持已完成建设的项目;

2.原则上已获得其他市级财政性资金支持的项目,本专项资金不再给予支持。

(二)申报方式

本项目每个单位限额1项,请各二级单位于9月15日11点前提交本部门预申报清单kyjh@sspu.edu.cn,学校根据申报情况择优上报。

(三)联系方式

具体支持方向咨询方式,见附件。

 

 

附件.doc

1.先导产业创新发展(人工智能专题)支持方向

2.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发展支持方向

 

 科研处

2025.9.3


打印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