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战“疫”(六):师生齐心 共克时艰 智控学院教学各项工作线上有序推进

发布时间:2022-05-02 供稿:智控学院、教务处 分享至:

  自春季学期启动线上教学以来,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本科专业共开展在线教学课程247门次,学院理论在线课程开课率100%,10个本科专业、63个班级、2211名学生相聚“云课堂”,同时2018级22个班级734人开展毕业设计,疫情防控期间完成线上指导和答辩工作。

  科学部署 全员共建 线上教学全方位开展

  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深入贯彻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学校的总体部署安排,积极应对疫情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学院成立了在线教学工作小组,制定了在线教学工作方案,以超星教学平台为主,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手段,通过加强平台教学资源建设、设计线上教学一课一案、组织在线教学培训、专家交流辅导等有效措施,努力发挥线上线下教学融合优势,切实保障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实质等效。

  线上教学期间,学院每周固定召开各专业工作会议,布置在线教学工作,研究、讨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先后举行2022级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研讨会、符合工程认证标准的本科毕设成绩评定与质量管理办法研讨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和抽查不合格问题清单整改专题研讨会、智能制造创新技术与应用研讨会、面向新工业革命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专家讲座等。

  为不断提升在线教学能力,探索教学模式改革,各专业的教研活动有主题、有目标地在线上有序开展。各教研室每周开展线上教研活动,落实课程建设任务,交流和分享在线课程建设经验,分享智慧教学工具的使用,提高线上教学的质量,实现真正“以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学院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学业导师、学院二级督导教师、辅导员全员参与,齐心合力保障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

  尽心教诲 互学互鉴  保障教学质量不掉线

  机械工程专业蔡捷老师负责的《机制工艺规程设计实践》课程是四年制本科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以设计机械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专用夹具为重点。疫情防控期间,蔡捷老师使用学习通、微信、腾讯会议等软件,采用直播等形式,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授课,课程主要分为5个阶段,线上教学前期,为加深同学们对机制工艺规程设计方法和研究分析过程的认识,蔡老师先进行教学视频鉴赏和教材案例解析。随后要求学生们分组完成专用夹具设计等任务,线上定期汇报完成情况,教师进行针对性答疑和指导。最后,学生们根据设计内容完成设计说明书及机械工程图的编制,从而为今后从事企业生产实践打下实践基础。课程各阶段都适时加入思政教育,培养学生持续专注、开拓进取、追求创新、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蔡捷老师直播授课 


《机制工艺规程设计实践》课程门户 

  朱弘峰老师负责的《数控机床故障分析与维修实践》是智能制造专业数控技术应用系列课程中的一门涉及数控设备运维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也是机械行业能力评价数控机床装调维修鉴定考试的基础培训课程。线上教学期间,为充分发挥课程效果,他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系列教材为参考,精心设计课程内容,紧扣国家职业标准设置课后习题。朱老师绘制的课程思维导图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关联课程内容,线上指导和培训帮助学生们掌握数控设备运行的逻辑过程,认清故障的本质,理出诊断排故的思路,从而为数控设备故障诊断,甚至为数控和自动化系统设计打下扎实的基础。

  朱弘峰老师《数控机床故障分析与维修实践》思维导图


朱弘峰老师进行数控机床仿真教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研室秉持学生中心的理念,通过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不断优化课堂互动的方式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针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塑性成形原理》,苑文婧老师将新老知识点融会贯通,讲解新知识点时让学生打开腾讯会议互动批注书写已学过的相关知识点,既让学生深刻理解新旧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又能活跃课堂增加趣味性。对实践类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秦明英老师每次讲解完UG软件的一个功能,就会要求学生共享屏幕演示,以此保证学生获得线上线下同质等效的教学效果。

  学生同步批注知识点


  学生共享屏幕演示软件功能

  为了保证课程内容更贴合本专业学生的需求和教学过程更加便于管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潘振华老师利用超星平台准备教学课件、设计教学环节、上传教学课件、教学大纲、课程教案及其他课程资料。线上教学时,如何与学生便捷沟通是一个难点。潘老师通过微信群实时提醒同学们授课信息,课前十分钟通过超星学习通发起签到活动,保证同学们的出勤率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在授课过程中,一方面加入在线测试、在线讨论,不断巩固同学们对知识点的认知;另一方面通过播放和介绍工业现场应用的案例,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于知识点和工业现场的认识。课后,除了布置思考题和作业以外,考虑到同学们在线上课期间,纸质书本难以获取,潘老师还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和课件发送到微信群内,供同学们进一步地拓展视野、深入钻研。


  潘振华老师的随堂练习题

  《材料力学》课程知识概念繁多,内容较为复杂,应力分析推导过程难度较大,组合变形问题的求解较为困难。特别是通过线上授课时,由于教学交互性相比线下授课更为困难,所以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工程基础教研室王庆生老师在《工程力学II》课程的讲授过程中,经常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线上课堂参与度。课程设计上,他注重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培养,以材料力学五大概念形成的知识框架为载体,将材料力学基本内容融为一体。由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基本力学规律,又能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力学各部分的相互关系。

  王庆生老师《工程力学II》课程知识框架

  自动化专业的黄淼老师以腾讯会议为平台,为20级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线上讲授《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为保证学习效果,她为学生提供教师自录的教学视频和超星学习通上的其他课程资料,还建立微信班级群。在教学策略上,课前要求学生在学习通签到;在直播授课过程中实时关注学生状态,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采用投票等方式收集学生意见,当意见出现分歧时,让学生自由开麦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得出正确答案;采用课堂小测形式,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印象,及时解决学生对时域性能指标定义的理解偏差,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课后,布置紧扣教学目标的线上课后作业,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经过前期的线上教学实践,黄淼老师总结了提高线上教学质量的一些心得:要求课前预习,并考核预习效果;根据直播授课特点更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师生都要正视在线教学带来的挑战,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黄淼老师《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线上教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贾立新老师在《现代工程制图Ⅱ》授课过程中,根据课程类型和学生特点,探索特殊时期的教学方式。他充分利用腾讯会议、手写板等多种智慧教学工具,详细讲解零件图的构成,授课时增加连麦互动环节,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在提问和解答中加深学生的体验感、获得感。

  代工程制图Ⅱ》线上教学讲解示例

  线上培训虚拟教研  提高教师课程建设能力

  4月15日下午,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工程基础教研室参加教育部工程图学课程虚拟教研室《课程思政》主题报告会。报告会由天津大学教务处、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主办,中国图学学会图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委员会协办。会议旨在通过工程图学课程虚拟教研室活动,充分发挥虚拟教研室在人才培养、教学研究、资源建设、教师培训等方面的示范引领和辐射推广作用。

教育部工程图学课程虚拟教研室《课程思政》主题报告会

  通过此次培训,我校工程基础教研室王馨、伍晓榕、肖艳红、颜亮、徐开元、王庆生、姜馨及制图课程组的吴俊、李芳芳等9名教师加入了教育部工程图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并获得相关培训证书。今后,工程基础教研室将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将广泛开展工程图学、力学教学研究交流活动,全面提高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书育人深度融合的能力,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筑牢基础,为工程基础教研室申报上海市、国家级一流重点课程奠定基础。  

  答疑解惑线上指导  严把毕业设计全过程

  疫情的不期而至改变了原先的教学节奏,作为检验教学成果重要实践环节的毕业设计也因为疫情封控面临着重重挑战。

  自动化专业的张淑平老师在疫情防控期间,第一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线上的课题讨论,评估任务书的课题要求、已经完成的课题进程及可使用的实验条件,重新规划每位学生的课题重点和设计目标;同时坚持每周1-2次线上点对点的项目跟进及课题指导,及时疏导学生因就业压力、课题研究遇阻和长时间封控所产生的焦虑情绪。

  在张老师的有效跟进下,课题组的8名同学非但没有被疫情困住手脚,反而提前完成了课题实验和论文撰写。除了一字一句完善和修改论文之外,张老师还在正式答辩前一周,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毕业设计模拟答辩会,8名同学着正装进入模拟答辩会议室,1名做答辩人,8名担任评委,按照答辩人的汇报情况,评委分别从自己的角度给答辩人提出各种文字问题、技术问题、逻辑问题等等,在紧张而热烈的氛围中,学生们逐渐放下了压力,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对即将到来的毕业设计正式答辩充满信心。

  疫情可能让学生们没有机会一起拍毕业照了,但是大学的美好不能因为疫情而留有遗憾,所以在答辩会当天,张老师利用腾讯会议设计了答辩室和等候室,让每一位进来答辩的学生都能安静、单独且自如的面对评委老师展现自己的作品。张老师还给每位学生剪辑了独立答辩视频,答辩结束后作为礼物送给学生,留作对她们最后一个大学学业活动的纪念。

  学生线上毕设答辩视频

  专家指导同心聚力  提高毕设过程管理成效

  毕业设计的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应用能力和审核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做好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保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进一步推动毕业设计质量提升和过程规范化管理,4月1日上午,特邀请上海大学材料工程学院专业负责人、工程教育认证专家王武荣教授做“符合工程认证标准的本科毕设成绩评定与质量管理办法”的线上报告,智控学院全体专业负责人和教研室主任及骨干教师参加研讨,共同探讨有关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

  王武荣教授介绍了目前与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的认证标准,然后从基于工程认证标准的角度对毕设课程如何明确产出、毕设课程如何实现产出、毕设流程和质量管理三方面进行了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的解读。其中对毕设课程承担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考核方案设计和课程达成评价及评分标准,解读精准、见解深刻。他强调,应针对课程目标建立评分标准、评价客观有效,及格标准体现课程目标达成的“底线”,对各专业制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合格要求具有指导意义。自动化、机械工程等专业结合工程认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毕设课程目标如何量化考核、过程资料如何收集管理、毕业答辩流程细节管理、成绩评定细则等问题与王武荣教授展开了详细讨论。通过本次研讨会,各专业负责人更加明确本专业毕业设计如何支撑毕业要求、如何科学而有效地开展毕设成绩评定工作,进一步推动符合工程认证标准的毕业设计质量提升和过程规范化管理。

  “符合工程认证标准的本科毕设成绩评定与质量管理办法”研讨会

  3月25日,智控学院举办毕业设计(论文)线上指导讲座,智控学院副教授、校培育学科“工业工程”负责人王小刚担任主讲人。

  王老师从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与相关衡量标准、毕业论文的主要框架结构、毕业论文写作中主要的问题和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指导与讲解。他对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意义、写作安排、逻辑构建、专业能力以及学术规范进行了详细阐述,便于同学们了解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与相关衡量标准。同时讲解了毕业论文主要框架结构的组成和部分专业的参考提纲,让同学们明晰毕业论文的框架与结构。最后,王老师提出了毕业论文写作中常见问题,并分享了论文的基本格式、摘要、参考文献、图与表及规范的公式与符号等避坑建议。此次讲座干货满满,详细地指导了毕业生的论文撰写规划,为毕业论文的完善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王小刚老师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线上指导讲座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  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4月28日,2018级机械工程专业与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答辩活动在线上腾讯会议举行。上海机床厂领导和企业指导教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答辩活动。

  机械工程专业与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答辩活动

  机械工程专业与上海机床厂已合作进行三届联合指导毕设工作,目前已有多名参与该项目的学生与上海机床厂签订就业协议。2021年11月起,18级机械工程专业选派10名学生到上海机床厂开展毕业设计并定期到岗参与企业具体研发项目,由企业工程师和学校老师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课题全部来自企业实际需求。此次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答辩活动为毕业设计最终环节,由上海机床厂企业导师和校内指导老师组成答辩组,线上答辩环节严格按流程进行,保证答辩质量。学生结合图纸模型,仿真分析等内容介绍毕设主要完成工作,企业导师进行点评、审阅论文、图纸和现场提问等完成毕设评分,同学们记录各自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答辩意见完善修改。

  机械工程专业通过与上海机床厂的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工作,加强了校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提高了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充分发挥企业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升了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通过校企联合指导,使得学生的应用能力达到工程需求,与企业无缝衔接,并实现零距离就业。机械工程专业将进一步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深入推进机械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机械工程专业与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答辩活动剪影

  线上讲座交流互动  助力创新创业实现梦想

  4月19日,智控学院管信专业的创新创业课堂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专家讲座,讲座采用了线上会议的形式,邀请上海市浦东新区现代产教融合促进中心李俊宝主任为同学们作了题为《乘风破浪,五创未来》的创新创业讲座。

  专家围绕创学业、职业、事业、企业和产业进行了五创未来的讲座,就“五创是什么?如何做?为什么?”三个方面和同学们进行了人生经验的分享。讲座后的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请教了专家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大三学生即将毕业,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需要指路人为其指明前进的方向。在即将走出校门之际能有专家的指导,鼓舞了同学们踏入社会的信心。在课后的调查问卷中,同学们纷纷表示对此次的课程非常满意,管信专业创新创业课堂的首次专家讲座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此次创新创业讲座不仅助力了同学们未来的就业和创业,而且探索了一条产教融合的新思路。

  《乘风破浪,五创未来》创新创业讲座进行

  4月29日,智控学院邀请同济大学工业4.0学习工厂主任陈明教授为学生作“面向新工业革命 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线上主题讲座,近200名师生参与讲座。他在讲座中指出,技术革命正引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工业革命,也呼唤高校培养具有跨学科重实践的复合型高质量人才,应基于4PBL的人才培养,使学生通过基于产品和流程的学习获得专业实践能力,通过问题和项目的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各类大赛,不仅能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还可以有效检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此次讲座将为今后学院的创新创业赛事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将所学投入到实践创新中。

  “面向新工业革命 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线上主题讲座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确保了疫情防控期间教学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到线上教学工作保质保量、平稳过渡,疫情之下,智控学院全体教师积极探索线上教学新途径,将教与学有机结合,努力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打印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