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旭红院士应邀来我校作《改变思维》主题演讲

发布时间:2014-12-18 供稿:党委宣传部 分享至:

  “重要的不是给予思想,而是思维,要改变世界,先改变思维。” 12月17日下午,我校图文信息中心三楼报告厅座无虚席,作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学生形势政策课、图书馆第八届服务月活动的内容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教授应邀来校为师生带来《改变思维》的主题演讲。校领导宋宝儒、俞涛、吴沛东,以及近四百名干部与师生代表共享一场思维盛宴。专题讲座由党委书记宋宝儒主持。

  钱旭红院士从我们当前的境遇以及发展面临的挑战着手,从历史和现实,东方和西方,国内和国际视野出发提出改变思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带领师生分别从量子与经典、知识和学科、易经和圣经、思维和精神、左右与超越和大学与使命六个方面梳理自由和多样性的思维方式。

  钱旭红院士思维敏捷、观点深邃,他明确提出要改变思维,超脱思维,“思维才是力量”!首先,他从人的多面性、评价的差异性和意识的独特性出发,指出思维本身的自由、多元和多样性,从“变与不变”的基础出发强调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的科学统一,以及挣脱单向、单一思维禁锢的必要性。其次,要打破知识的神话,挣脱惯性的束缚,用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信仰精神去质疑和关爱,尊重观点、超越观点,形成自由、多样、多维、多变的思维。最后,要把任务落实到关注大学的使命上。钱旭红认为,大学是最后的精神家园,是当代文明的摇篮,要注重过程和目标的共同培养,增强能力,升华灵魂,宣传“过程哲学、过程思维、过程文明”,让大脑成为思想时代不可替代的资源,以最终从思维变化的角度预见并把握美好未来。

  钱旭红院士的演讲声情并茂、深入浅出,引起在场师生的深深共鸣。互动环节,现场师生踊跃提问,俞涛校长对于当代大学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尚有差距的深思,对于大学何为的发问,更使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党委书记宋宝儒最后讲话,他说,“思维产生力量,不同的思维将产生不同的知识、学科和文明,决定不同的命运,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宋书记特别强调要重视人生大厦的三种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信仰精神,认为这三种精神和当前社会弘扬和践行的精神及价值观相契合,希望这种精神能够成为大家今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内在力量和有力支撑。

党委宣传部

打印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