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别离,叫大学毕业;有一种怀念,叫“致青春”;有一种感恩,叫“致谢母校”。大学是一场相逢,令人难以忘却。毕业离别,能给人生带来许多新的启迪和感悟。在大学时代,学子们可以尽情挥洒青春热情,畅谈人生梦想,但步入社会后,所有人都将面临更多的社会责任与时代担当。学会做人,是大学生们走进校园的必修课,而学会感恩,是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第一个学分。
几天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三千余位学子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在毕业前夕,我校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的一位学生致信校领导,字里行间表达了一位贫困大学生对学校在她求学的几年间对她的帮助和关怀的感激,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学校几年间的各项育人举措在一位学子身上的体现。特发此文与全校师生共勉。
党委宣传部
致谢学校
尊敬的校领导:
您们好!见信佳,我是本校计算机与信息学院11级软件02班的团支书,我叫袁﹡﹡,来自偏远的云南山区。在这个依恋不舍的毕业季,作为一个深受学校恩泽的寒门子弟,我的内心对老师、对学校、对国家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与感恩。所以特写此信,感谢国家和学校,对我们这些贫困大学生的帮助和关注。
追溯到三年前,从没出过远门、从没坐过火车的我独自一人背着行李,花了七天七夜的时间,翻山越岭、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来到这举目无亲的大都市——上海。这一幕幕仍记忆犹新。
我是家中长女,还有三个弟妹,父母均是农民,无固定收入。对于一个这样的贫困家庭,加之身体本就不好的我还要求学,可想而知,我的大学会有多么的不易。
来到二工大之后,学校老师很快就知道了我的情况。国家和学校对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助学贷款、困难生补助、助学金、冬季送温暖……这一切的一切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金钱和物质的帮助,更多的是给我巨大的信心和勇气去战胜各种困难,因为这表明国家和学校不仅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贫困的大学生,还给予我们更多的关心。
也正是在这种温暖之下,我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个刚上大学时连电脑都不会开机的学生,成长为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熟练操作的我;从一开始成绩在中下的学生,成长为一个拿到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优秀学生等各种荣誉的我;从一个大一时又土气又黑的山村女孩,蜕变为如今一个自信满满的我。这一切都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培养的结果,而我对学校的感激之情更是无以言表。
三秋执着,这一路走来,二工大在我们最美好的时光,无私地给予我们人生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为学先为人”这是大学第一堂课,辅导员徐炜炜老师赠与我们的;知识、技能是计算机学院各位恩师授予我们的;自信、担当是我们从二工大学会的;正能量、劳模精神是我们需要从二工大传承的。而我作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我告诉自己,不管我今后身在何方,我都会铭记“厚生、厚技、厚德”的校训,而我也在此郑重承诺:我将会努力奋斗,用未来五年的时间回报我的父母;用未来十年的奋斗回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用一辈子的努力去回馈社会。
最后,衷心的感谢学校对学生的资助!
学生:袁﹡﹡
201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