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探索与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道

发布时间:2020-09-25 分享至:

  2020-09-25  《解放日报》08版

  近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智能制造工厂实训基地项目被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授予“智能制造智慧学习工场(2020)”称号。智能制造工厂是一个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高端智能装备等多学科,辐射智能制造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专业的集成化、综合性实训基地。此次入选“智能制造智慧学习工场”,正是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打造“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平台,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的又一缩影。

  紧扣学校办学定位

  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六十载薪火相传,一甲子弦歌不辍。1960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前身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成立。建校60年来,学校从成人教育起步,到举办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再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到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直至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坚定地走出了一条应用型高校的特色发展之路。

  作为一所2003年新升本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校该沿着什么路径走?是办综合性大学,向研究型方向努力,追求高档次、有派头?还是凭借天生的职业教育基因,发挥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来?在科学研判社会需求、深入调研总结学校办学历史和办学现状的基础上,学校明晰了“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的办学定位,明确了“掌握职业技能、崇尚职业信用、彰显职业特色”的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办学过程中,注重建立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和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通过深化改革,以新的机制、新的模式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注入新的内涵、新的动力,取得了较好的办学实绩。2020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这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学校发展进入新阶段。

  ▲学生在智能制造工厂实验室进行实习实践

  ▲学校与中国商飞集团合作,联合培养复合材料成型工程专业学生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全国劳模、“抓斗大王”包起帆校友在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为学生讲述自己的创新发明历程

  实施完全学分制,啃下改革“硬骨头”

  “完全学分制的施行,让我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安排学习生活,我很想念时常泡在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创新实践的日子。”本科刚毕业、现在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担任后端开发工程师的赵一寰很是感慨。从2015级学生开始,学校在推进专业论证和教学计划修订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了完全学分制改革,精简学分、实行弹性学制便是举措之一。改革后,本科各专业培养计划毕业总学分不超过150学分,高职各专业培养计划毕业总学分不超过100学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制度性地预留空间。赵一寰笑称,自己是完全学分制改革受益者,多次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智能汽车竞赛等赛事中荣获一、二等奖。

  完全学分制改革,是二工大落实办学定位,适应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迫切需要,也是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遵循应用型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的必然要求。这一改革,对于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教学与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聚合效应和倒逼效应,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硬骨头”,也是学校实现转型发展的“牛鼻子”。完全学分制改革的倒逼,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使教师自觉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有力地推动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率先推行学业导师制,“导”与“学”交织交融

  学生自我规划、自我管理意识不一,如何让他们积极有效地利用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顺利成长成才?在此背景下,学校从2016级新生开始全面推行学业导师制,通过跨专业、跨学科的双向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学业导师在学业规划、专业发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学校按照“五全”理念推进学业导师制改革,即学生全覆盖、选择全开放、指导全方位、实施全过程、过程全协同,通过搭建学业导师信息化平台,实现师生互选互动互评以及过程信息记录与管理。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科研、指导创新项目、鼓励学科竞赛、引导进入企业等多种举措,实现“导”与“学”交织交融,真正体现以生为本。

  “工程导入”为主线,将实践本位落到实处

  对于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学校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在借鉴国内外现有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确定了“工程导入”培养模式,形成“工程实践全覆盖、工程训练不间断”的工程师培养环境,使“实践本位”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落到了实处。“‘工程导入’的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还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工程导入”探索的是一条“工程实践——理论学习——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所有入学研究生头一年先进入企业实习,跟着企业导师在生产第一线摸爬滚打。通过实践教学和企业导师的指引,找到想要研究的课题、谋划未来的职业方向。第二年返回学校,在校内导师指引下深入进行理论学习和论文研究。最后一年再次投入到工程实践中去,这样的模式体现了职业特色、技术特色、理论与实践结合特色,实现了双导师及校企合作的“零距离”。

  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的二工大2020届毕业生刘长春,第一年企业的项目实习结束后,他深感自身存在的不足,又带着问题专心投入到导师的实践项目中去,从前期的项目洽谈、方案设计到元器件选型、设备接线调试等都全程参与。还发表了数篇高质量论文,申请了两项发明专利。结合科研和实践,刘长春参加了许多专业竞赛,获教育部第十二届、第十三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特等奖,“华为杯”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等优异成绩。毕业后,他顺利地考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

  打造“金专”“金课”,办讲质量的大学

  近年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大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大学质量文化,办讲质量的大学,即:拥有高质量的教职员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培养高质量的学生,以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将质量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建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形成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当下,建设金专金课,是中国所有高校的共性课题。在校长俞涛看来,建设金专金课,是构建具有二工大特色的大学质量文化、落实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要求、办好讲质量大学的内在要求。二工大必须要有主见,有定力,走特色发展之路。

  学校召开教育教学会议,凝聚思想,形成共识。明确二工大需要与“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办学定位和“职业技能、职业信用和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规格相契合的金专金课;需要与学校发展形势和已有基础相适应的金专金课;需要与学生特点、学科特点与课程特点相适应的金专金课;需要与学校发展目标、重点工作和办学特色相结合的金专金课。金专金课建设,一方面要让更多的专业和课程走向塔尖,另一方面也要从面上提高大量专业与课程的建设水平、质量水平。

  目前,“机械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网络工程”、“物流管理”、“产品设计”3个专业获批省部级一流本科专业,10个专业获批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环境工程”2个专业的认证申请被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成功受理。

  弘扬传统加强合作

  凝练人才培养特色

  打造劳模文化育人特色,厚植学生精神沃土

  在二工大,重技术的育人传统提升到了精神层面。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不单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更注重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引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加以锻造。

  作为“劳模摇篮”,劳模文化是学校特色,劳模校友是宝贵的育人资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着力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育人实效。如,将劳模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和日常思政教育,以劳模故事阐释劳模精神的时代价值;开发劳模文化育人校本课程,开设《劳模精神与职业信用》必修课,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和职业信用;建立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育人基地,增强学生劳模精神认同。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校党委书记吴松为新生讲授“传承劳模精神,打好扎实基础,练就过硬本领”开学第一课,全国著名劳模、包起帆校友也结合自身经历,连续多年为新生讲述《明天你也会是劳模》的励志课。校党委书记吴松还带领学生在上海教育电视台录制“周末开大课——工匠中国”,教育引导学生要始终将工匠精神融入学习生活中。

  ▲校党委书记吴松与学生一起录制“周末开大课——工匠中国”专题节目

  学校还精心设计育人活动,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如,聘请包起帆、徐小平、吴文巍等劳模组建劳模讲师团,劳模们走进校园为学生作报告;开展劳动音乐唱响主题党日活动,让现场听课的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感悟劳模精神与劳动精神;开展“画笔下的魅力上海”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为不同劳动群体做职业速写的过程中厚植劳动情怀;举办优秀毕业生与劳模结对,将劳模精神的传承延伸到学生职业生涯。

  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协同育人

  学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二工大充分聚焦上海“五大中心”和“四大品牌”建设的人才需求,利用地处浦东自贸区地域优势,主动对接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人才需求,积极加大就业市场开拓及校企合作力度。与中国商飞、华虹集团、江南造船、上海建工、迪士尼、上汽集团、洲际集团、申通地铁、上海机床厂、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合作关系。与中国商飞联合举办复合材料成型工程专业,并已招生3年,校企携手共同开展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

  ▲学校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学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通过强化产学研的实践和体验教学环节,校内实践与校外实习相结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位于校园内的学术交流中心,不仅实现包括餐厅、客房、会议室在内的实战化连续实体运营,而且为学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浸润式”实训。管理团队则由4名来自校企合作伙伴、洲际酒店的资深经理人组成,他们同时担任学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兼职教师。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实习实训,实现人才培养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正是学校铸造人才培养特色的有效尝试。

  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校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将就业创业工作拓展到“校区、社区、科技园区”;组建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教育团队,开设《劳模精神与创新创业》等通识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二工大2012届毕业生、云瓣科技创始人雷恒,2013届毕业生、“渔书”创始人尚晓辉,2014届毕业生、“飞蚂蚁”平台创始人马云,都是在大学期间就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3人坦言,选择创业既得益于当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更因为学校崇尚实践、崇尚创新的浓郁氛围,以及就业指导中心创业导师给予的关心和指导。最终,他们瞄准了绿色发展、生态环保、互联网领域可能带来的机遇,结合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和自身兴趣专长,找准了客户的“痛点”,觅得了市场的商机,赢得了发展的先机。

 

 ▲老师指导学生科研实践

  ▲学业导师为学生授课答疑

  紧贴社会和产业需求,协同创新反哺教学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发挥在国内较早开展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研发的特色与优势,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共建上海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中心近年来制定了5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开发了微生物法回收电路板有价金属等多项技术与装备,为电子垃圾共性问题提供了资源化处理的解决方案。同时,发挥学科和人力资源优势,不仅做好校内本科和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工作,还组织环保专业相关的青年博士组建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博士宣讲团,面向周边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环保知识普及、传播和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以社会和产业需求为导向,主动出击,实地走访长三角中小企业,调研了解他们在生产实践中存在的迫切需求和技术难题。围绕知识服务能力的提升,学校积极组织专家学者、科研骨干、青年博士、研究生等成立知识服务团队,通过与长三角中小城市共建科技工作站,担任“科技大使”,以项目为纽带,以协同方式攻关,有效推动了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同时,科研反哺教学的氛围日益浓厚,教师中涌现出一批优秀典型,不仅致力于科研工作,还将项目中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经验运用到教学中去,让学生参与真刀真枪的项目,有效提升学生的研发能力和综合能力。

  扩大教育国际化“朋友圈”,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学校将国际化列为重要发展战略,积极开拓新的合作伙伴,在中外合作办学、师生海外交流、留学生教育、国外优质智力资源引进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目前,已与36个国家和地区,150个高校和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2016年以来,与美国、德国、瑞典、法国、保加利亚、波黑、匈牙利、英国、丹麦、立陶宛、比利时等海外高校和企业新缔结协议169个,不断扩大海外“朋友圈”。

  ▲我校研究生参加德国Tech Protect公司海外交流项目

  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少了国际化这个维度。一是深化中外合作办学,拓展国际合作领域。与澳大利亚昆士兰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已合作办学20年,与美国布劳沃德学院的合作办学项目获得美国南部联盟协会认证,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深受社会企业欢迎。二是创设海外交流平台,开拓师生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海外学习实习比例,搭建更多的学生海外项目,学生海外项目数和学生参与人数逐年递增,专业覆盖率显著提高。从2014年起,学校每年举办全球合作伙伴周活动,全球合作伙伴周已发展成为信息互通、学术对话、经验共享、合作发展的交流平台。三是加快优质智力资源引进,提升师生学术水平和职业能力。引入国际知名职业教育与培训品牌,引进和借鉴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加大海外名师和外国专家的引进,与海外大学建设联合实验室与教学科研平台。成功申报欧盟“研究与创新团队交换计划RISE”等国(境)外合作项目11项,与海外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10个,带动了学科水平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承载60年的荣光与梦想,站在学校发展的新起点,二工大人将秉承“厚生、厚德、厚技”的校训精神,以实干之风笃定前行,以奋进之笔谱写新篇,让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有质量、更具特色、更受欢迎,在学校发展的新征程中携手海内外合作伙伴向着更远大的目标阔步前进!

  原始链接:https://www.jfdaily.com/journal/2020-09-25/getArticle.htm?id=300707

上一篇:下一篇: